印度对乳色玻璃制品征收反倾销税
各个学员也分享了自己对生与死的理解,在工作中及生活中更能换位思考老年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并对此次活动表示高度评价。
随后,小组成员运用5W2H及SWOT等目标管理工具,确定将危急值、呼吸机、死亡记录三项具有法律纠纷隐患且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作为临床护理专项小组第一期重点改善项目,将目标分解成系列可量化指标并进行分期、分工。本次活动期望在查证国家病历书写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结合医院、行业评审相关要求,联合信息中心、医教部,建立全院同质化、规范化的书写模板及质控标准,提高护理记录质量,保证患者安全,防范医疗纠纷。
护理部相关负责人及小组核心成员共12人出席本次会议。为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于2019年6月从临床各科室抽调专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护士、护理骨干组成专项小组,以项目管理的形式,选取护理书写、导管管理、围术期安全管理、疼痛管理、病人转运安全管理等十个临床护理重点需改善环节进行质量改进。6月18日下午,临床护理书写专项小组在第三住院大楼10楼中西医结合科示教室召开临床护理书写改善项目启动会启动会上,护理部提出护理记录既是医疗病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对保障临床护理安全极为重要,期望小组成员能有效挖掘护理书写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攻坚点,运用科学管理工具进行专项改善。6月18日下午,临床护理书写专项小组在第三住院大楼10楼中西医结合科示教室召开临床护理书写改善项目启动会。
护理部相关负责人及小组核心成员共12人出席本次会议。本次活动期望在查证国家病历书写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结合医院、行业评审相关要求,联合信息中心、医教部,建立全院同质化、规范化的书写模板及质控标准,提高护理记录质量,保证患者安全,防范医疗纠纷。郭强副部长充分肯定了华西医院对西藏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贡献,希望华西医院在未来进一步深化援藏工作,建立西藏骨干人才培养长期工作机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技援藏协同医疗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项目于2018年6月在拉萨启动。会上,我院运营管理部对课题前半期取得成果进行总结。本项目以技术、人才和管理协同援藏为主要框架,以专科能力提升、适宜技术推广、适宜人才培养、慢病分级防治新模式、医院管理提升以及模式效果评价六个主题为切入点,将在护理、药学、微创技术、血透、急诊急救、应诊能力以及慢性疾病防治等方面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卫生科技综合援藏新模式,为西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项目开展以来,护理子课题以点带面促提升,慢病子课题推动建立与社区联动的慢病管理体系,适宜人才培养子课题前后对照精准定位,慢病数据库子课题催生智慧医疗新服务模式研究,肾内子课题以临床驱动科研发展。
许培海副主任表示将全力配合华西医院做好援藏工作,细化方案、充实内容,提供更多的支撑保障。我院课题组相关成员、授援三家医院院领导及西藏自治区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
会议由西藏自治区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许培海主持。6月22日,我院牵头的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技援藏协同医疗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中期总结会在西藏拉萨召开。张伟书记表示华西医院将以科技为支撑,整合资源,深化内涵,持续探索适应西藏地区情况的援藏模式。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第八批援藏干部总领队郭强,我院党委书记张伟出席总结会议并讲话。
该项目是我院在新时代主动担责、认真践行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卫健委从西藏实际出发,坚持围绕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施策,坚持合力攻坚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是华西医院在新时代努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区域协同发展的又一次重要探索。通过一年半的探索与实践,各子课题组均取得可观的阶段性成果,并不断创新援藏内涵董碧蓉教授讲授了老年衰弱的管理。此次会议为期两天,参会人数创历年新高,为四川省老年医学医生的培养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为下一步成立老年医学医疗联盟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四川省老年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会议同期举行了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第二批协同网络成员单位授牌仪式,共纳入80个单位,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李小鹰教授、张新军教授分别解读了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2018、中国老年高血压防治指南2019。
本次大会以新时代的老年医学、老年疾病与健康管理、老年疾病诊治新概念为主题,设置一个主会场,两个分会场,开展了新时代的老年医学主旨演讲、两个专题论坛讨论和32场专题讲座,围绕老年衰弱、疾病诊治、全程管理、医养结合等多个领域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李小鹰、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郑松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张存泰教授等国内顶级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专家,我院刘伦旭副院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执行主任董碧蓉教授出席会议,600余名从事养老、老年医学临床和基础工作的同仁参会。
与会专家分别从衰弱老人的血压管理、衰弱老年的谵妄风险防控、衰弱老人的糖尿病管理等多个方面,展开系列讲座,深化并延伸了老年衰弱主题。近日,由我院老年医学中心主办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峰会暨第九届金沙老年医学国际论坛会议在成都召开6月22日,我院牵头的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技援藏协同医疗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中期总结会在西藏拉萨召开。该项目是我院在新时代主动担责、认真践行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卫健委从西藏实际出发,坚持围绕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施策,坚持合力攻坚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是华西医院在新时代努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区域协同发展的又一次重要探索。会上,我院运营管理部对课题前半期取得成果进行总结。郭强副部长充分肯定了华西医院对西藏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贡献,希望华西医院在未来进一步深化援藏工作,建立西藏骨干人才培养长期工作机制。
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第八批援藏干部总领队郭强,我院党委书记张伟出席总结会议并讲话。本项目以技术、人才和管理协同援藏为主要框架,以专科能力提升、适宜技术推广、适宜人才培养、慢病分级防治新模式、医院管理提升以及模式效果评价六个主题为切入点,将在护理、药学、微创技术、血透、急诊急救、应诊能力以及慢性疾病防治等方面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卫生科技综合援藏新模式,为西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技援藏协同医疗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项目于2018年6月在拉萨启动。项目开展以来,护理子课题以点带面促提升,慢病子课题推动建立与社区联动的慢病管理体系,适宜人才培养子课题前后对照精准定位,慢病数据库子课题催生智慧医疗新服务模式研究,肾内子课题以临床驱动科研发展。
张伟书记表示华西医院将以科技为支撑,整合资源,深化内涵,持续探索适应西藏地区情况的援藏模式。通过一年半的探索与实践,各子课题组均取得可观的阶段性成果,并不断创新援藏内涵。
许培海副主任表示将全力配合华西医院做好援藏工作,细化方案、充实内容,提供更多的支撑保障。会议由西藏自治区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许培海主持。我院课题组相关成员、授援三家医院院领导及西藏自治区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在本次论坛发布的2018届亚洲华人地区最佳医院100强 ( 陆、台、港、澳、新) 排行榜上,我院获得935.82分,综合实力位居第二,龚启勇副院长代表医院上台领奖。
龚启勇副院长代表我院出席本次论坛。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Asclepius Hospital Management,简称艾力彼),成立于2004年1月9日,是一家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它结合多年来中国医院竞争力排名所累积的经验与数据库,建立了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和专科能力评价体系、中国医院竞争力星级医院评价体系、中国医院竞争力HIC评价体系。
6月28日,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在广州举办2019国际医疗投融资论坛并发布2018届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论坛期间,龚启勇副院长以《国家级医学中心的打造与引领》为题,从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智慧化管理角度现场分享了我院国家级医学中心发展经验,获得与会者高度肯定
王文涛教授团队结合术后长期的影像学检查、包虫抗体筛查等结果,对原手术区术后胆漏形成的胆汁瘤(胆汁囊肿)与包虫复发囊肿进行多重对比和全面分析,揭示了肝包虫病术后并发症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疾病规律,指出包虫病术后随访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合理的应对策略。我院硕士研究生吴侃为第一作者,肝脏外科王文涛教授为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
目前,王文涛教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四川省包虫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华西医院学科卓越发展1·3·5工程等项目资助下,正在对包虫病致病机理研究、早期诊治、自体肝移植、肝切除治疗策略规范等临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近日,我院肝脏外科王文涛教授团队在国际感染疾病权威杂志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IF=27.516)发表题为Residual cavity hydrops initially misdiagnosed as recurrent hepatic echinococcosi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阐释了复杂肝脏包虫病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的鉴别要点。截止目前,王文涛教授团队已产出了成体系的包虫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发表超过15篇包虫相关SCI收录文章,这是我院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成果,体现了该团队在本领域的学术认可
王文涛教授团队结合术后长期的影像学检查、包虫抗体筛查等结果,对原手术区术后胆漏形成的胆汁瘤(胆汁囊肿)与包虫复发囊肿进行多重对比和全面分析,揭示了肝包虫病术后并发症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疾病规律,指出包虫病术后随访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合理的应对策略。近日,我院肝脏外科王文涛教授团队在国际感染疾病权威杂志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IF=27.516)发表题为Residual cavity hydrops initially misdiagnosed as recurrent hepatic echinococcosis的研究论文。
截止目前,王文涛教授团队已产出了成体系的包虫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发表超过15篇包虫相关SCI收录文章,这是我院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成果,体现了该团队在本领域的学术认可。该论文阐释了复杂肝脏包虫病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的鉴别要点。
我院硕士研究生吴侃为第一作者,肝脏外科王文涛教授为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目前,王文涛教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四川省包虫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华西医院学科卓越发展1·3·5工程等项目资助下,正在对包虫病致病机理研究、早期诊治、自体肝移植、肝切除治疗策略规范等临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系统研究